我国猪肉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 |
出处: 作者:黄 发布时间:2022-07-15 16:10:31 |
商务部回应猪肉涨价趋势明显:猪肉市场供应总体充足 商务部14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在会上提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其中,猪肉价格上涨趋势明显,请问商务部目前猪肉市场供应情况如何?有没有一些监测数据?在猪肉市场保供稳价方面,商务部有哪些举措?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6月中旬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猪肉价格有所上涨。当前,生猪产能处于正常合理区间,5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92万头,猪肉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商务部将与相关部门一道,积极采取措施,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一是继续加强肉类市场监测,及时发布供求、价格等信息,稳定市场预期,维护市场平稳运行。二是结合市场形势,发挥好猪肉储备的调节功能,稳定猪肉市场。三是指导受疫情汛情影响的部分地区加强产销衔接,增加市场供应,做好居民肉类消费保障工作。 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小麦质量明显好于上年 农业农村部14日就2022年“三夏”生产形势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在会上介绍,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夏粮产量,达到2947.8亿斤,比上年增产28.7亿斤。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实属不易,是在遭遇罕见秋汛后的抗灾夺丰收,是在历史高点上的高位再增产,令人振奋、令人鼓舞。综合分析,今年夏粮生产有几个特点: 一是夏粮面积稳中有增。夏粮主要包括冬小麦、夏收春小麦、杂粮杂豆等。今年夏粮面积达到3.98亿亩,比上年增加138万亩,其中冬小麦因去年罕见秋汛面积减少101万亩,但西北等地千方百计扩种夏收春小麦177万亩、增幅23%,实现了“以春补冬”。南方地区因地制宜扩大蚕豆、马铃薯等杂粮杂豆62万亩,实现了“以杂补麦”。综合算下来,夏粮面积不减反增,这是夏粮增产的基础。 二是夏粮单产提高超过预期。今年夏粮亩产达到370.4公斤、比上年提高2.3公斤,其中小麦亩产394.2公斤、提高2.9公斤。这是在夏粮单产连续3年提高的基础上,又创的新高。特别是去年有1.1亿亩冬小麦晚播半个月以上,冬前出苗长势弱,有的是“一根针”,有的甚至是没有出苗的“土里捂”,开春后促弱转壮打出一套组合拳,小麦苗情一天一个样,“立夏”后天气条件好,“一喷三防”等措施落得实,灌浆时间长,小麦粒重又明显增加,防病治虫效果好、大大减轻损失,冬小麦单产没下降反而提高了,我们采取的各项稳产增产关键技术效果之好、作用之大,很多基层的同志包括一些长期在一线采访的记者朋友们都讲没有想到。夏粮单产提高对增产的贡献达到64%,这有天帮忙的因素,更有人努力的结果,是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的关键,也充分印证了天道酬勤的道理。 三是夏收春小麦贡献突出。夏收春小麦也是夏粮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新疆调减次宜区棉花等作物扩种春小麦60多万亩,甘肃复耕撂荒地扩种春小麦40多万亩,宁夏调整作物结构扩种春小麦30多万亩。据统计局发布,今年全国夏收春小麦面积达到962万亩、增加177万亩,增产12.3亿斤,对夏粮增产的贡献达到了43%。 四是主产省多数增产。我们有11个冬小麦主产省,这11个省千方百计抗涝抢种稳住了面积,多措并举促弱转壮弥补了前期影响,最终有8个省是增产的,有3个省是平产。特别是受秋汛影响大的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5省产量好于预期。夏粮增产较多的省份主要有安徽、江苏、新疆、甘肃、湖北、宁夏、四川和浙江。 五是小麦质量明显好于上年。今年小麦灌浆期天气持续晴好、灌浆时间长,籽粒饱满紧实、容重高,今年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防控效果好、收割晾晒及时、小麦品相好、不完善率和霉变率都低,质量是这几年最好的。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监测,主产区二等以上小麦占比超过90%。各地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据农情调度,全国优质专用小麦比例达到38.5%,比上年又提高1.2个百分点。 潘文博表示,春争日,夏争时。“三夏”生产除了夏收,还有夏种和夏管。目前,南方早稻收获过三成,双季晚稻已经开始栽插、预计8月上旬结束,夏玉米、夏大豆播种已经落地。总的看,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长势总体正常,丰收有个好基础。 潘文博还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指导各地抗灾夺丰收,奋战七八九、再战100天,有力有序推进夏季田管,分区分类落实防灾减灾、防病治虫措施,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