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优化城市管理能力 |
出处: 作者:黄 发布时间:2021-12-30 17:10:59 |
中国经济信息社28日发布《智慧城市用户体验评估报告(2021)》。报告显示,深圳市智慧城市基础能力的建设,已开始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城市管理和服务。 报告认为,目前,深圳市政府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已经初步具备支撑城市运行的各项基础能力。 ——政务服务方面,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政务服务“秒批”“秒报”改革,通过信息共享、自动核验、智能比对,推动政务服务由原来基于材料的审批,向现在基于数据的审批转变,实现了全程无人工干预的自动审批,不仅让市民少填表、少跑路,还能让市民感受到“秒级”快速办事体验。 ——应急指挥方面,台风、暴雨等应急事件发生时,深圳应急指挥部门可在指挥中心使用视频会议、语音对讲、监控探头、移动终端等多种方式,快速组建实景指挥场景,快速启动应急预案,智能匹配救援力量,一键下发调度指令。现场处置人员可在现场扫码签到,接受指挥部任务调度,并能在现场通过手机上报处置情况。 ——企业监管服务方面,指挥中心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实现全市340多万家商事主体信息一网呈现,建立了风险预警库,实时预警企业严重违法失信、监管处罚、司法涉诉、投诉举报等违规违法行为,并纳入信用管理。 ——交通方面,指挥中心对接全市交通各方面信息,建立全市交通运行指数,实时评估全市交通运行情况;对接客运班车、旅游包车、危化品车、泥头车、公交车、出租车等6类车辆位置数据,监督车辆违法行为。 ——生态环境方面,指挥中心从老百姓关注的“天蓝、水清、环境优美”三个方面采集运行数据,监测深圳空气排名、河流水质等各类指标;同时还建立了水治理专题,从河流水质监测、治理工程、污染源分布、执法处罚、市民投诉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据了解,为深入了解智慧城市建设成效,中国经济信息社《智慧城市用户体验评估报告(2021)》课题组开展了智慧城市用户体验评估体系研究,围绕优政、惠民、兴业、智治、生态宜居五大领域典型应用,聚焦业务主官、业务人员、企业、居民相关主体用户体验,形成了一套智慧城市用户体验评估体系,并据此在部分重点城市进行了“智慧城市建设和用户体验”的主题调研,关注各地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相关举措,最终结合调研成果和专家意见,形成了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成都、南京、宁波、郑州、西安等十个典型城市的智慧城市实践创新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