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探索区域开放渠道 |
出处: 作者:黄 发布时间:2021-10-22 17:05:45 |
21日晚,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承办的“治理体系与金融安全”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金融机构及企业家代表围绕“RCEP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蓬勃发展的区域开放与创新实践”两个议题展开讨论。 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世界贸易组织首席经济学家Robert Koopman,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和金光集团APP(中国)副总裁翟京丽围绕“RCEP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发表了主旨演讲。 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从多边和区域的关系阐述了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性。他认为,多边贸易体制是世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主渠道。“世贸组织认为多边和区域的关系是可以互补的,但前提是多边贸易体制是基础”。他指出,多边贸易体制目前陷入了困境,受到了挑战和考验。全球治理需要多边贸易体制,这一体制也需要改革。改革涉及到理念、谈判的机制、争端解决的机制等,需要世贸组织的成员国进行真诚的政策对话。 世界贸易组织首席经济学家Robert Koopman主要谈及了疫情影响下经济发展的态势及世贸组织在应对疫情方面的作为。2020年全球经济受到了疫情的重创,增长率仅为3.3%。今年经济有所复苏,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达到了4%,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会实现更高的增长。具体到各个国家来说,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表现亮眼,但很多发达国家仍在缓慢复苏。未来全球金融形势仍不容乐观。Koopman 指出,目前世贸组织正在同中国、美国以及南非、欧洲等国的疫苗负责人积极沟通以应对目前全球疫苗的挑战,“疫苗的市场正在向好发展。目前的疫苗生产基本上是以地理为基准的,很多国家需要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疫苗,而疫苗出口依赖于物流运输等方面的配合,因此疫苗出口是一个较复杂的贸易过程。”疫情对各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意识到全球合作的重要性的机会。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的发言主要集中在区域治理体系改革。他认为,目前亚洲的经贸体系是个碎片化的状态,亚洲区域治理体系长期缺位,现有亚洲区域经济治理模式与区域经济结构并不协调。鞠建东指出,造成这一局面的阻碍之一是一些国家实行了技术管制,从而对中国形成了技术封锁。“我们要发展亚洲共同体,需要实现亚洲技术市场的一体化。包括实行无歧视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降低和取消市场壁垒等。”他建议,中国可以主动推动一体化的形成,通过开放产品市场换取亚洲国家技术市场一体化。全球多边经济体制和区域经济体制是一个互相支撑的关系,二者应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发展。 |